
本报记者 刘兵
近日,2025年“万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计划”(以下简称“培训计划”)成果展示活动在山东省枣庄市举行。记者在活动现场获悉,从2023年起,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农业农村部、全国妇联开展“万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计划”,计划利用3年时间在一万个以上行政村培训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农村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实现群众带动群众、群众组织群众、群众指导群众。3年来,各级体育、农业农村部门和妇联通力合作,在农村地区广泛开展培训,截至目前累计为全国3.3万个行政村培养了9.4万名农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
山东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会长李霞认为,女性是家庭体育的主要引领者,农村女性作为乡村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层全民健身工作中发挥着纽带和桥梁作用。“培养数量庞大的农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带动了体育资源不断向农村倾斜、体育组织向农村延伸、科学健身向农村覆盖,促进了农村地区体育公共服务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作为农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优秀代表之一的刘萍,在本次活动中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刘萍来自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2023年,喜爱健身的她自告奋勇地参加了浙江省首期万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通过培训,我的运动指导技能得到了很大提高,有十余个项目能够指导教学。”不仅如此,丈夫在刘萍的带动下,也加入健身队伍,参与健身指导,他们已成为当地有名的“健身公益夫妻档”。
3年来,刘萍在普陀区的各个海岛上穿梭,为岛上的“渔嫂”和老人开展广场舞、木兰拳、健美操、健身腰鼓等培训百余次,使得全民健身蔚然成风。“海岛上壮年男子出海,留在家里的女性和老人,除了柴米油盐也需要精神文化生活。体育运动是改变他们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我感到健身对提升海岛渔村老百姓的生活品质意义重大。”刘萍说。
来自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的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陈桂霞告诉记者,她每天清晨和傍晚都会准时在村广场、村居委会旁等贴近村民生活的场地,常态化开展健身指导。“从健身操到太极拳,从健身气功到羽毛球,这些我精心培训学习的项目,如今已成为村民们每天的期待。通过长期锻炼,村里的健身达人越来越多。”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陈桂霞带领的队伍累计开展科学健身培训326场次,年均服务指导健身超5000人次,培养出23名掌握太极、健身操、手杖操、柔力球四项技能的“多栖骨干”,其中8人获得省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认证。有村民为健身队伍取名“霞光健身队”,表示生活越来越有活力。
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培训计划”,广大农村女性社体指导员活跃在乡村社区、田间地头,以女性特有的热情和坚韧,将科学的健身方法、运动技能送到群众身边,将健康的生活理念传入千家万户,“有效带动了群众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升了居民的健康水平和体育素养,同时也为女性参与乡村治理、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了贡献”。
旺源配资-旺源配资官网-什么是股票配资-360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