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读者说,最近好像干什么都提不起劲,明明没做什么事,但就是感觉很累。这可能是因为,你被一种“耗竭感”缠上了。
这种时候,就需要我们学会调整生活节奏,让自己慢下来,小小地改变一下生活方式,也许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今天的《夜读》,分享20个贴近生活的小方法,帮你赶跑“耗竭感”。愿我们都能给情绪松绑,让身体充满电量。
别匆忙
给生活一些节奏感
紧张焦虑的时候,放缓步伐,效果反而更好;情绪上涌的时候,给自己一个断点……缓一缓,生活会更有节奏感。
01 事情太多时,可以简单列个任务清单,在其中圈出“10分钟内能做完的事”先动手去做,做完后你会更有信心去完成复杂任务。
02 刷手机停不下来时,给自己设一个20分钟的闹钟,闹钟响起就赶紧停下,去做别的事。
03 反复纠结,难以作出决定时,可以用纸笔来分析“利弊”,将选项可视化后,你会发现纠结感减轻了。
04 情绪上涌时,先别急着做任何事,试着放空大脑,深呼吸5次,起身倒一杯水,或者重复5次“踮脚-落下”的动作,给情绪降降温。
05 被否定时,先沉默5秒,不急于反驳,避免无意义争执;说话被打断思路时,可以先在纸上画个小圈,给自己留3秒缓冲时间,思路会更清晰。
让环境变“柔软”
减少一些紧绷感
只有环境让人放松,人才能真的轻松。当你的身心感到紧绷时,不妨从改变周围的物理环境入手,给自己一个舒服、轻松的氛围。“没有焦虑可以待在轻松的身体里”,身体放松了,心情才能随之放松。
01 心烦意乱的时候,可以尝试花5分钟收拾一下桌面,将常用物品归位,能减轻疲惫感,让心情变得愉悦。
02 焦虑烦躁时,试试点一小截香或喷点香水,好闻的味道能让人感到放松。
03 换衣服后即时挂起来,下楼时带走垃圾……这些顺手就能做好的小事可以让房间和心情都变得清爽。
04 难以集中注意力时,可以尝试播放一些白噪音或者轻音乐,可以更好地让精力集中。
05 在办公环境里感到紧绷时,可以尝试调整一下椅子角度,给自己加一个合适的靠垫或脚垫。在小事上更多地顺着自己的感觉走,会让生活更加舒爽。
增加一些社交温度
给情绪充电
人是社会中的人。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社会支持”,是指你的亲人、朋友、同事、社区,以及其他社会网络中不同类型的支持。当你遇到困难时,你能感觉到自己不是一个人,无论情感需求还是物质需求,都有人愿意拉你一把,这可以让人变得更加平和而稳定,生活幸福感也更强。
01 家人做饭时,夸一句“好香啊”,给足情绪价值;家人晚归时,记得留一盏灯,让融融灯光照亮归途。爱会塑造一个人的生活,让日常变得更温馨。
02 朋友与你分享生活时,给出正面的认真回应;朋友遇困难时,记得说一句“有需要随时找我”。给予别人的支撑,会在关键时刻回到自己身上。
03 早晨出门遇到邻居时,尝试主动问一句好,让一天在他人与自己的笑容中开始。
04 同事帮忙时,在“谢谢”之外,可以加一句“我刚好需要”,一点小小的情绪支持,能让工作氛围更融洽。
05 看到快递员搬重物时,可以帮忙开一下门,按一下电梯。你的举手之劳能帮对方少些麻烦,也能为自己点一盏心灯。
换个角度看问题
一切会变得更好
很多时候,视角决定方向,而语言也会对心态起到暗示作用。当你换个角度看问题,换一种说法跟自己沟通,你会发现,一切都敞亮起来了。
01 当做错事情自责时,告诉自己“谁都有犯错的时候”;受到他人批评,也别先否定自己,把负面反馈变成进步方向。
02 压力大时,把“我应该做到”换成“我尽力就好”,改掉“应该”的口头禅,给自己减减压,心态放松结果会更好。
03 遇到麻烦时,先想“这件事里我能学到什么”,换个视角,压力就会变成动力。
04 计划被打乱时,告诉自己“灵活调整也很好”,可以避免陷入焦虑。
05 对未来迷茫时,将视角拉回当下,专注“今天能做好的事”,焦虑和迷茫会在行动中慢慢消散。
踏实的幸福
其实一直藏在日常小事里
愿我们能把握每一件小事
也能重构生活的秩序
过轻松而愉悦的生活
文| 央视新闻《夜读》整编
部分内容来自公众号“知我心理”“人间小暖意”
旺源配资-旺源配资官网-什么是股票配资-360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